第576章 裁撤(3 / 4)
“全退下去?”一片惊讶之声响起。
“嗯,要退就全退了。也算是坚决表个态,完全支持皇帝。带个好头了。”杨素点点头,“其实这也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,我们都一把年纪了,在新制下,就算硬赖几年,可最终还是得退下来。与其拖几年,不如早退,希望能用这份支持,换得我们杨家第三代年轻人在朝中的一席之地。我是这样想的,我们都退下来,安心当个富家翁,全力支持玄感他们这一辈的兄弟们留在仕途博个好前程。等我明天向皇帝请辞,到时顺便跟皇帝请求一下,让玄感兄弟们都下去,到各省各州去,从地方上做起,最近朝中事非很多,还是远离朝中,远离京师,到地方安心呆个几年,到时有了一定的资历政绩再回来。我看啊,以后还是从文比投身军界更有出息,枢密院虽然说与政事堂分掌文武,可皇帝对军队还是控制防范的很严的,以后战事减少,终究还是会偃武修文,以后大家都得好好告诫子孙后辈,让他们多读书,以后也走科举谋个正身出。”
“我们就这样退了,直接全退了?那我们以后在朝中哪还有话语权,年轻一辈,放到地方去,估计以皇帝对我们关中人的猜忌,连个刺史都当不道,猴年马月能出头。”
“当不了刺史,那就先从县令做起也行。”杨素道,“你们还指望着如过去一样,凭父辈的功勋能在婴儿之时就封公封侯,是想都别想的事情了。当初我从清河郡公进爵郢国公,原来的清河郡公爵位就给了玄奖,玄感还封了仪同,咱们家族到开皇末年时,公爵就有八个,年轻一辈男丁,哪一个身上没有个爵位勋官,可最后,新皇帝即位,很快就重定爵位,那些不都收走了。如今又搞科举,以后承荫入仕也会越来越难,机会越来越少,就算承荫入仕了,估计也难得重用,不算正途出身。要想保持我们杨氏家族的荣耀,靠以前的那一套是行不通了,咱们得适应新形势,新潮流。皇帝要科举,我们就让子孙多读书。皇帝要我们老人让位,我们就让位,给年轻人争取一个机会。”
“新皇这是鸟尽弓藏,刻薄无情。”杨操说道。
“少胡说八道。”杨素瞪了兄弟一眼。“说这些话有什么用,这就是帝王心术,最是无情帝王家,你没听过吗。当皇帝的,哪个还跟你讲交情谈信义。你以为当初文帝就不想清理爵位,清除关陇豪门对朝廷的控制?非不想,而是不能。而如今天子有一支自己的嫡系,有自己的人马,他靠自己的力量掌控了朝廷,你说他为何还要容忍关中诸豪门对朝廷的把持?换作任何一个人,都不会容许的。这说到底,还是实力。皇帝有这个实力,别人要么顺昌,要么逆亡,太多家族已经用他们的家族命运验证了这句话。难道你们还不明白?”杨素对这一切是看的相当透切的一个人,所谓主弱则臣强,当主强的时候。臣子当然不可能再强,要么臣服,要么就出局。
一家人沉默,李、韦、于、长孙、独孤等一个个关陇豪门的倒下,无不应证了杨素的话,他们无言可心反驳。
第二天,朝会上。易风让宣旨官宣布经于门下省审议通过的几道诏书,分别是关于文武官员六十退休。以及官职每任四年,最多连任两年的诏书。而其中又特别规定,两府的宰相和执政也都只能连任两任,又特别规定。宰相都必须得有州刺史、省布政使的地方任职经历和朝中六部侍郎或尚书的任职经历,才能晋身担任三省主官,入政事堂为相。枢密院的执政也一样,必须有卫府的统兵、作战经验,还得在三衙诸卫中担任过主职,才有机会晋身枢密院,成为执政。而成为了宰执,最多只能任两任八年,任满就不得再连任。同时,若未任满而到退休年纪,也得立即退休。总之。想要当上宰执,已经不再容易,有了重重的障碍,这会使得今后很能只靠着天子的宠幸就进入两府,同时,又严格规定了任期等限制。早早规范避免出现权相的可能。
宣旨官宣读完诏令后,杨素与苏威一起请辞相位。同时请辞的还是枢密院中的韩僧寿,皇帝一一批准,没有再玩三辞才准的谦虚游戏。
朝会过后,易风在延英殿召集诸位宰执们议事,杨素、苏威和韩僧寿三位虽然请辞已经批准,不过还有交接工作,他们还有三个月的交接期,因此三个月后他们依然还是宰执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嗯,要退就全退了。也算是坚决表个态,完全支持皇帝。带个好头了。”杨素点点头,“其实这也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,我们都一把年纪了,在新制下,就算硬赖几年,可最终还是得退下来。与其拖几年,不如早退,希望能用这份支持,换得我们杨家第三代年轻人在朝中的一席之地。我是这样想的,我们都退下来,安心当个富家翁,全力支持玄感他们这一辈的兄弟们留在仕途博个好前程。等我明天向皇帝请辞,到时顺便跟皇帝请求一下,让玄感兄弟们都下去,到各省各州去,从地方上做起,最近朝中事非很多,还是远离朝中,远离京师,到地方安心呆个几年,到时有了一定的资历政绩再回来。我看啊,以后还是从文比投身军界更有出息,枢密院虽然说与政事堂分掌文武,可皇帝对军队还是控制防范的很严的,以后战事减少,终究还是会偃武修文,以后大家都得好好告诫子孙后辈,让他们多读书,以后也走科举谋个正身出。”
“我们就这样退了,直接全退了?那我们以后在朝中哪还有话语权,年轻一辈,放到地方去,估计以皇帝对我们关中人的猜忌,连个刺史都当不道,猴年马月能出头。”
“当不了刺史,那就先从县令做起也行。”杨素道,“你们还指望着如过去一样,凭父辈的功勋能在婴儿之时就封公封侯,是想都别想的事情了。当初我从清河郡公进爵郢国公,原来的清河郡公爵位就给了玄奖,玄感还封了仪同,咱们家族到开皇末年时,公爵就有八个,年轻一辈男丁,哪一个身上没有个爵位勋官,可最后,新皇帝即位,很快就重定爵位,那些不都收走了。如今又搞科举,以后承荫入仕也会越来越难,机会越来越少,就算承荫入仕了,估计也难得重用,不算正途出身。要想保持我们杨氏家族的荣耀,靠以前的那一套是行不通了,咱们得适应新形势,新潮流。皇帝要科举,我们就让子孙多读书。皇帝要我们老人让位,我们就让位,给年轻人争取一个机会。”
“新皇这是鸟尽弓藏,刻薄无情。”杨操说道。
“少胡说八道。”杨素瞪了兄弟一眼。“说这些话有什么用,这就是帝王心术,最是无情帝王家,你没听过吗。当皇帝的,哪个还跟你讲交情谈信义。你以为当初文帝就不想清理爵位,清除关陇豪门对朝廷的控制?非不想,而是不能。而如今天子有一支自己的嫡系,有自己的人马,他靠自己的力量掌控了朝廷,你说他为何还要容忍关中诸豪门对朝廷的把持?换作任何一个人,都不会容许的。这说到底,还是实力。皇帝有这个实力,别人要么顺昌,要么逆亡,太多家族已经用他们的家族命运验证了这句话。难道你们还不明白?”杨素对这一切是看的相当透切的一个人,所谓主弱则臣强,当主强的时候。臣子当然不可能再强,要么臣服,要么就出局。
一家人沉默,李、韦、于、长孙、独孤等一个个关陇豪门的倒下,无不应证了杨素的话,他们无言可心反驳。
第二天,朝会上。易风让宣旨官宣布经于门下省审议通过的几道诏书,分别是关于文武官员六十退休。以及官职每任四年,最多连任两年的诏书。而其中又特别规定,两府的宰相和执政也都只能连任两任,又特别规定。宰相都必须得有州刺史、省布政使的地方任职经历和朝中六部侍郎或尚书的任职经历,才能晋身担任三省主官,入政事堂为相。枢密院的执政也一样,必须有卫府的统兵、作战经验,还得在三衙诸卫中担任过主职,才有机会晋身枢密院,成为执政。而成为了宰执,最多只能任两任八年,任满就不得再连任。同时,若未任满而到退休年纪,也得立即退休。总之。想要当上宰执,已经不再容易,有了重重的障碍,这会使得今后很能只靠着天子的宠幸就进入两府,同时,又严格规定了任期等限制。早早规范避免出现权相的可能。
宣旨官宣读完诏令后,杨素与苏威一起请辞相位。同时请辞的还是枢密院中的韩僧寿,皇帝一一批准,没有再玩三辞才准的谦虚游戏。
朝会过后,易风在延英殿召集诸位宰执们议事,杨素、苏威和韩僧寿三位虽然请辞已经批准,不过还有交接工作,他们还有三个月的交接期,因此三个月后他们依然还是宰执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