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李中堂的难言之隐(5 / 7)
“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,自从做起军械局总办以来,在置买军械时,经常与验收者沆瀣一气,偷梁换柱,以至于北洋军队使用的很多武器都不合格。
日谍一案中的主犯刘棻,又是张士珩的直接下属,难保李鸿章在处理案件时,不会因为要保全他的亲外甥,而不深究案情,微臣建议,最好把刘棻直接押送刑部审理。”
张仲炘的奏折,不偏不倚,恰好戳到了李鸿章的痛处,眼看一味敷衍塞责,反而适得其反,李鸿章只得赶紧上书朝廷:
“据臣多次亲审,日谍已经供认自己在清国从事间谍活动的事实。”
随之附上的,还有主犯们之前招供的那份供词。
不过,在这份供词中,李鸿章把涉案人员的范围,尽量缩小,涉案官员的行政级别,也尽量控制在于邦起以下。
翌日午时,李鸿章亲自下令,将主犯刘棻,依律绑赴市曹处决;石川则押赴教场,按照公法,用洋枪击毙;汪开甲处以永久监禁;曾给石川和汪开甲牵线搭桥的戴士元,被当场处决。
于邦起等人虽未串谋,但明知有事,却没有据实举报,判处监禁五年;经多次审问,日谍的跟班王大富,对于石川的间谍行为,毫不知情,不久后,他便被取保释放。
甲午期间,清国破获的第一日谍大案,看似已经尘埃落定,然而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。
随着石川等人相继伏法,案情反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 ↑返回顶部↑
日谍一案中的主犯刘棻,又是张士珩的直接下属,难保李鸿章在处理案件时,不会因为要保全他的亲外甥,而不深究案情,微臣建议,最好把刘棻直接押送刑部审理。”
张仲炘的奏折,不偏不倚,恰好戳到了李鸿章的痛处,眼看一味敷衍塞责,反而适得其反,李鸿章只得赶紧上书朝廷:
“据臣多次亲审,日谍已经供认自己在清国从事间谍活动的事实。”
随之附上的,还有主犯们之前招供的那份供词。
不过,在这份供词中,李鸿章把涉案人员的范围,尽量缩小,涉案官员的行政级别,也尽量控制在于邦起以下。
翌日午时,李鸿章亲自下令,将主犯刘棻,依律绑赴市曹处决;石川则押赴教场,按照公法,用洋枪击毙;汪开甲处以永久监禁;曾给石川和汪开甲牵线搭桥的戴士元,被当场处决。
于邦起等人虽未串谋,但明知有事,却没有据实举报,判处监禁五年;经多次审问,日谍的跟班王大富,对于石川的间谍行为,毫不知情,不久后,他便被取保释放。
甲午期间,清国破获的第一日谍大案,看似已经尘埃落定,然而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。
随着石川等人相继伏法,案情反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 ↑返回顶部↑